慢捻艾绒间 重拾童年药香
2025-07-12 19:54:24

· 观中草药有感 ·


中医草药的沉香,埋藏于历史千年的回响。

——题记



“中药”一词,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熟悉而又陌生的。儿时每每感冒咳嗽,或是头疼肚子痛,家里的老人就总爱去小诊所或中药铺子里抓几副药回来煎一煎,煮一煮,然后喂给孩子喝。我那时怕苦,总哭着闹着不肯喝,可每次喝完之后病好得也快,久而久之,便也不那么怕了。

可随着年龄的增长,为了学业的需要,我们去到了更大的城市,也开始在大医院就诊,使用起了医院开出的西药。渐渐地,中药的沉香开始被我淡忘,慢慢消散在了记忆之中。

而今年暑假,我参加了同心学校的夏令营,这次夏令营也让我再次寻觅到了那抹消散已久的中药之香。

带着期待与喜悦之情,我踏入了这堂中草药课。老师将提前备好的艾草叶拿了出来,分发给我们。拿到艾叶后我先是摸了摸,看了看,是墨绿的,有点像晒干的茶叶,手感略粗糙,叶片又薄又脆,捏起来咔嘣作响,还挺有趣。这时又传来了老师的声音:“同学们可以试着搓一搓再闻一闻,会有不样的感觉。”真的假的呀?我来试试。接着我便拿了一片艾叶,照着老师的方法揉搓,竟真的从中嗅到了非同寻常的气味,那就是香草、茅草与薄荷的气味,有些冲鼻,却也不算难闻。

熟悉了材料后,我们便开始了第一项任务——做艾绒(使用专门的工具将艾草碾碎,再进行过滤)听着容易,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,若想做出好的艾绒不能一味追求快,还需借着重力向下压,同时将艾叶梗挑出来,果真是“慢工出细活”啊。



困难与疲惫终被抛却——团队协作磨出的艾绒细碎绵密,指尖触碰时,粗糙艾叶竟化作柔软绒絮。自豪与满足涌上心头,方知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诚不欺我。

紧接着制作艾条,王老师组装好机械装置后演示:铺纸、装绒、称量、入槽,卷动伊始还算顺利,未几却卡壳了。众人投去疑惑目光,王老师检查后笑称“艾绒量多了”,取出部分再卷,虽磕绊完成,艾条却细得惹来打趣,王老师也不免窘迫。

我原以为专家都吃力,自己必更困难,却见同学卷得又快又好。试过后才知,事本不难,困住我们的往往是未开始便滋生的畏难心。

艾卷制成,课程落幕,留下的不止是制作步骤,更是中医千年传承的智慧。从神农尝百草到《本草纲目》,再到当代中医推广,每一次实践都是薪火相传。身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更应让这千年文化在未来继续闪耀。



投稿人:梓桐(八年级)


~欢迎转发、传递爱心~


温馨提示:未经允许,

请勿引用推文资料作为其他宣传素材

机构信息

机构名称:长汀县同心学校

社会统一信用代码:523508213998493988

使命:让弱势的困境留守儿童、老人享受到温暖和尊重。

愿景:以慈为怀,众善合流,使弱者有助,贫者有扶,幼困有养,孤老有依。

信条:尊重、感恩、务实、及时、服务

服务项目:“困境生福地”困境儿童助养助学项目,“绿伞”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,“零距离”长者关怀项目,“和你在一起”留守儿童关怀项目,”赋能启智“困境儿童素养教育项目,急难救助专项,义工培训等各类公益课程。



撰文 | 梓桐

图片来源 | 纪花

微信编辑 | 淑丽

责任编辑 | 珊娜